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8-07-01 | 45131 次浏览 | 分享到: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3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现将大会的主要精神和有关情况传达如下。

一、会议基本情况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议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动员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把会议开成一个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这次会议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和监察法草案等;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选举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这次会议共举行全体会议5次,列席全国人大全体会议2次,举行14次小组(联组)会议。

中共中央对开好今年“两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政协党组关于政协大会有关事项请示的汇报,听取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的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并在“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为大会胜利召开提供了基本遵循。

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会和闭幕会,并深入界别小组听取意见建议,与委员共商国是。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刻阐明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精辟论述发挥多党合作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委员们纷纷表示,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揭示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深刻内涵,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把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会议期间,有关中央领导同志分别现场听取大会发言,参加委员联组讨论。邀请有关方面人士列席旁听3012人次,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103个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427人次列席全体会议和参加小组(联组)讨论。国务院办公厅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委员小组(联组)讨论,覆盖全部58个委员小组。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文史专员、部分海外侨胞,以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各国驻华使节应邀旁听大会开幕会、闭幕会。

会议期间,共收到大会发言433篇。27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统战政协工作”作了口头发言。收到委员大会提案5360件,经审查,立案4438件。编发简报83期,编报快报21期。收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来稿134篇,转送相关部门28件;委员和群众来信2281件,接待来访4批4人次,编发《信访动态》2期,编发《要信呈报》1期。大会举行1次新闻发布会,召开3场记者会,分别为“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记者会”、“政协委员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协委员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记者会。首次开启“委员通道”,围绕“新时代的人民政协”主题举办3场集中采访,讲述委员心声,展现委员风采。3300多名中外记者对大会进行了充分报道,149个国家和地区直播大会开幕会,海内外和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这次会议作为换届大会,政治性强、议题重大、领导重视,委员参政议政热情高,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是一个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大会各项工作的总纲,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开好政协大会的决策部署,确保大会正确政治方向。俞正声、汪洋同志精心指导,亲自部署大会各项工作。会议审议讨论若干重大事项,包括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审议通过政协章程修正案,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等。开好本次大会,对于确保本届政协开好局、起好步,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履职认真,热情高涨。会议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委员们精神饱满,无论是大会发言、小组讨论,还是围绕57个热点问题展开的界别协商,大家始终紧扣会议主题精心准备、踊跃建言,充分展示了新一届全国政协和广大委员的良好精神风貌。五次全体会议出席率均在97.45%以上,开幕会出席率达99.58%,创有统计以来最高纪录。三是议政深入,成果丰硕。委员们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建言献策,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提出很多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许多意见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四是会纪严明,风清气正。大会秘书处坚持每天召开工作调度会,掌握动态,部署工作,狠抓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结合政协换届会议特点制定关于严肃会风会纪的八项具体措施,更加重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和换届纪律,会风会纪督查组进行实地督查。委员们按照参会要求,认真履职尽责,集中精力开好会议。截至目前,违纪违规问题“零报告”,意见箱问题反映“零报告”,监督电话问题反映“零报告”,实现了会议的风清气正。

二、大会主要精神

(一)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俞正声主席代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他指出,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中央制定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等重要文件,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完善政协党的领导体制等制度安排。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完善协商议政格局,强化民主监督职能,拓展团结联谊工作,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开拓了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俞正声主席从八个方面总结了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所做的工作。一是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商议政。三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言献策。四是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形成协商议政新局面。五是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六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做好凝心聚力工作。七是广泛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为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八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履职能力和水平。

俞正声主席从六个方面,就十二届全国政协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作了阐述: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四是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五是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六是坚持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俞正声主席从五个方面,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重大问题献计出力。三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四是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能量。五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二)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万钢副主席代表常委会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报告指出,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围绕国计民生等重大问题提出提案。五年来,共收到提案29378件,经审查立案23975件。截至2018年2月20日,99%的提案已经办复。大多数提案的意见建议得到采纳或正在逐步落实中。

(三)关于大会的政治决议。大会闭幕会审议通过的《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集中概括了委员们的基本共识,体现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

决议认为,过去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开拓了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决议强调,人民政协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广泛团结动员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同为实现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决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刻阐明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精辟论述发挥多党合作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决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活动,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好、发展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独特优势运用好、发挥好。

决议认为,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和公布施行,为坚持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人民政协要坚持一切活动以宪法为根本准则,切实增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决议认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大局,扎实推进全国政协机构改革实施工作。

决议认为,政协章程修正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了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集中反映了自2004年修改政协章程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人民政协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政协章程,严格依照章程履行职能,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政协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决议强调,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协商计划,综合运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努力形成完整的协商民主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决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人民政协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进一步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创造条件,做好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加强同海外侨胞团结联谊,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维护侨益。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决议强调,人民政协要着眼新时代新任务,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和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矛盾问题搞清搞透,把意见建议提准提实,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切实解决一些调研议政活动浮于表面、深入实际不够等形式主义问题。加强专门委员会建设,加强机关建设。加强对地方政协工作指导。

(四)汪洋主席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汪洋主席强调,人民政协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总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携手新时代、落实新部署,发扬优良传统、忠实履职尽责,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他指出: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代得以坚持和完善,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他指出: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要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指出: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必须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要通过加强学习、调查研究、实践锻炼,让求真务实的行为受到褒扬,求真务实的意见得到重视,使求真务实在人民政协蔚然成风。他最后强调:人民政协要以共同目标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大团结大联合画出最大同心圆,以协商民主凝聚强大正能量,以改革创新激发工作新活力,努力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形成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三、分组审议讨论情况

会议期间,委员们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宪法修正案草案、“两高”工作报告、监察法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分组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各项决议草案和有关人事事项等,提出意见建议。

(一)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情况。委员们完全赞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认为报告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站位高;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内容实;准确把握了国际国内环境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总体部署、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接地气。整个报告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委员们一致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极不平凡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国家、人民、军队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委员们表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从加快形成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方面着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委员们认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贯彻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向正确,工作措施有力,一致赞同这两个报告,建议进一步优化民生支出结构和方式,正确处理地方债务负担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二)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情况。委员们充分肯定俞正声同志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表示,报告思路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全面回顾十二届全国政协工作,深入总结有益经验,对新一届政协工作提出建议,是一篇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好报告,是一篇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好报告。委员们一致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十二届全国政协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部署,扎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着力做好思想引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开拓了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局面。委员们认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工作最鲜明的特点是,全国政协党组始终把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形成新格局,协商内容不断拓展、协商密度不断增加、协商实效不断提高,特别是创建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已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政协民主监督取得新突破,明确民主监督性质定位,完善监督制度机制,做到监督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委员们建议,要更好发挥委员优势和作用,加强和改进专门委员会建设,加强对地方政协工作指导,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委员们充分肯定万钢同志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认为提案工作为推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促进重要问题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情况。委员们完全拥护宪法修正案草案。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共中央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完全符合党心民心,是时代的必然、实践的必要、法治的必需。委员们一致表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突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党领导人民进行“四个伟大”建设。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有关规定,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有利于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委员们表示,要弘扬宪法精神,依照宪法和法律履职,自觉做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模范。

(四)审议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情况。委员们赞同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认为中共中央决定对政协章程进行适当修改,是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意愿。委员们认为,政协章程的修改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充分体现了自2004年修改政协章程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修订后的政协章程是一部贯彻新思想、作出新规范、指导新实践的好章程,有利于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充分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点优势。委员们表示,要自觉以政协章程作为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认真行使权利,积极履行职责,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

(五)讨论监察法草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情况。委员们赞同监察法草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委员们认为,监察法草案充分体现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党内监督与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委员们提出,深化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六)讨论“两高”工作报告情况。委员们充分肯定“两高”工作报告。大家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委员们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成果丰硕,改革举措环环相扣,法治根基不断夯实,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正逐步完善。

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和各项决议草案提出了若干具体修改意见。大会秘书处按照要求,已及时汇总转送有关方面。

根据大会选举工作安排,委员们认真审议选举办法草案、候选人名单草案,推选监票人,选举产生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圆满完成换届任务。

三、关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意见建议

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们认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要深刻总结和汲取理论和实践经验,不忘改革开放初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些委员建议,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绘好改革施工图,不能“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也不能拣到筐里都是菜,胡子眉毛一把抓。有委员提出,要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以改革之举破解发展之难,着力解决“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现象、中梗阻现象、利益固化现象。一些委员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要破除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惯性,通过结构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改革方法上从带有一定行政性、运动式特点的改革转向制度化、市场化、法治化、标准化的改革。有委员提出,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面临着利益格局调整,不直面利益调整,就不是真正的改革;不立足长远,就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不把握好节奏,改革就不会成功。一些委员提出,要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

(二)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委员们认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围绕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一些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让更多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回归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有委员建议,要牢牢守住党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这一生命线,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围绕以创新引领发展,委员们认为,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有委员建议,应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支持企业持续创新,实现高端装备、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围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一些委员建议,要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顶层设计与自主探索相结合,优化自主改革环境,根据各自贸区差异化优势,拓宽自主发展空间,扩大自主探索权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三)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委员们认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些委员建议,要强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弥补监管空白,有效协调监管,高度重视大数据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有委员提出,金融系统本身也需“强身健体”,应控制货币总量和信贷增量,同时坚决补上监管的制度漏洞。一些委员提出,要把控制企业杠杆率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既要去杠杆更要优化杠杆,不能“一刀切”、只看“降”了多少,应“有压有保”,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一些委员建议,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原则是控制增量、化解存量,应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科学界定地方政府事权,强化监督问责,不能把“政绩”留给自己,把风险推给上面或留给后人。有委员建议,应科学发展PPP模式,严禁以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文件、会议纪要、领导批示等形式要求或决定企业变相举债,坚决堵住变相举债的“暗道”。

(四)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委员们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推动脱真贫、真脱贫。一些委员建议,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视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物质与精神共提升。一些委员认为,坚持脱贫标准至关重要,要让干部群众准确理解国家脱贫标准,注重政策协调,完善考核内容,提高脱贫质量。一些委员提出,要推进精准扶贫的“大”流程管理、“大”区域合作,重点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有委员建议,要充分发挥电商富农作用,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实施“扶贫品牌”培育行动,推进“消费扶贫”。有委员提出,要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将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量部分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鼓励发达地区对口帮助贫困地区的中职院校。一些委员提出,要打赢精准健康脱贫攻坚战,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关注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三类人。

(五)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委员们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的热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些委员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加大对钢铁产业等过剩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强区域大气污染协同管控。有委员提出,要充分认识到污染治理涉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强化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的控制力度,健全生态产品使用有偿、生态功能转移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有委员提出,长江大保护亟待推行“硬约束”,应建立健全长江全流域考核机制,完善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长江流域产业绿色发展。有委员建议,要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补偿标准,完善能耗和污染指标分配方式。还有委员提出,要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完善垃圾分类处置法律法规体系。

(六)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委员们认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些委员建议,要根据实际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类推进,避免一哄而起、盲目攀比。一些委员提出,要扶持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解决当前突出问题,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现实获得感。有委员建议,要改造提升农村传统产业,在产业融合、功能融合、主体融合方面精准发力,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制定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统一标准规范,让更多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旅游饭”。有委员建议,要强化党风政风引领,进一步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农村“田秀才”、“土博士”等能人的培养,让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七)关于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委员们认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委员建议,要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构建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新格局,扶持中西部地区完善设施、加快发展。有委员提出,要加强西北区域统筹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注重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部分委员建议,要支持粤港澳联手打造世界级大湾区,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衔接,让人民群众从大湾区建设中实实在在受益。有委员建议,要进一步促进粤台港澳闽两岸五地创新经济区协同发展,探索在闽东南和粤东地区建立台海、粤港澳创新产业技术转化联合试验区。

(八)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委员们认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些委员建议,要有信心用经典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当代,聚焦“和”文化,提高精准度,增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效。一些委员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树立正面优秀典型,重视榜样感召力量,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一些委员提出,要加大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有委员提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负能量行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对各大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

(九)关于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委员们认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一些委员建议,要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重视学前教育发展,保障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教育,提供更多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增强“减负”获得感。有委员提出,在实施“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少搞各种不是基于学术水平的平衡,大学要各有特色,支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非营利性研究型大学的创立和健康发展。有委员提出,要转变用人观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规范人才流动,大幅减少和清理政府部门主导的评估、评比、奖励、“帽子”工程等,减少政府部门对学术评价的干预,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和科研伦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十)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委员们认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有委员提出,要积极破解医疗保险面临难题,切实解决基金收支矛盾,加快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评估标准、准入谈判机制。有委员建议,要扩大妇女有关疾病免费检查范围,扩展项目受益人群,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委员建议,要打好全面消除血吸虫病攻坚战,尽快修订《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加大攻克血防技术难点的科研力度,切实加强血防工作队伍建设。

分组会议讨论中,委员们还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外交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版权保护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海南盐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其版权归海盐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海南盐业网站”。
  • •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海南盐业...”的所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如果您认为本网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