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篇目之:《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来源:综合管理中心 | 作者:共产党员网 | 发布时间: 2021-05-31 | 5714 次浏览 | 分享到:

要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干部队伍就会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社会风气就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政治生态不好,各种歪风邪气就会冒出来。毛主席当年概括了延安的“十个没有”。“延安作风”和“西安作风”的巨大反差让许多民主人士感叹:“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陕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二日在山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十一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必须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要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所抒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要紧密结合实际,以行之有效的举措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日在宁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十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二〇二〇年九月八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十三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版权保护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海南盐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其版权归海盐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海南盐业网站”。
  • •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海南盐业...”的所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如果您认为本网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网站。